欢迎来到江西电影票登录注册

让鄱湖电影走向世界

2015/7/13 8:54:30 来源:江西日报

6月下旬,对于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、余干县文广新局局长史俊而言,可谓是双喜临门:一是他担任编剧的电影《守信少年》获2015海南(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)电影节最佳儿童片奖,二是他的中篇小说集《谍影1931年》已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。

为了追逐心中的电影梦想,史俊30多年痴心不改,他用优秀的作品回报故乡山水的养育之情。

近10多年来,史俊在《鹃花》《中华传奇》《古今故事报》《飞鹰》等发表中短篇小说100多部,担任编剧的17部反映鄱阳湖区人民生活的影视剧本被搬上银屏,并多次获奖。

鄱阳湖的一草一木,给了史俊创作的灵感,电影梦成了他从小的梦想。1980年春,史俊参军了。为了提高写作水平,他参加了当年长影主办的电影剧本函授班学习,将自己的十多部剧本寄给编剧修改,虽然没有一部搬上银幕,却为他以后的剧本创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。回到地方工作20多年来,史俊仍未放弃他的电影梦。一段时间,他曾写过30多部电影剧本投给各家电影制片厂,却被一一退回。为何自己的剧本不能打动导演?为此,他来到八一电影制片厂、国家电影局艺术处学习,从专家那里他发现了自己的不足,明白了艺术作品必须源于生活。

从此史俊更加注重深入田间地头、深入火热的生活去认真感受。2005年3月,为了创作出反映移民建镇生活的电视剧《母亲湖》,他在移民新村与移民同吃同住十多天。后来,电视剧本《母亲湖》被搬上了屏幕,在江西卫视等多家电视台播出。2013年,他又创作了电影剧本《我的母亲湖》,创作中他注重用象征主义的手法,来映衬鄱湖母亲的崇高美好的精神境界。这部电影剧本获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化奖、大型剧本银奖。他下乡采风时得知,本县石口镇古竹、重州两村曾因水面纠纷引起血战和械斗,此后200多年未通婚,后来县委、县政府开展了“走近百姓”活动,帮两村牵了红线,通了婚。史俊以此为线索创作的电影剧本《红线记》,入选2013年江西省优秀文学剧本。去年以来,他又深入湖区,创作了反映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大战的电影文学剧本《鄱阳湖之战》在《电影文学》发表。今年以来,史俊又创作了《小马哥的秋天》《徐孺下陈蕃之榻》等5部电影剧本,《小马哥的秋天》作为他继《守信少年》之后的“黄河三部曲”中的第二部电影,将在今年初秋时节开机。

由于史俊注重深入群众、深入生活,他创作的戏剧影视剧本质量越来越高,市场俏销并多次获奖。在创作影视戏剧文学剧本的同时,史俊还创作了大量的小说、报告文学、散文、诗歌等。


“鄱阳湖是我圆梦的地方,也是我创作的源泉和土壤。我将继续努力,将鄱湖电影推向世界,用手中的笔、用优秀的作品回报这片山水的养育之情。”——这便是史俊的内心表白。

 

获取验证码